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综合资讯 >> 正文

这些留京在岗的原年人如何计算与家里的距离

发稿时间:2021-02-11 16:42:01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张艺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每天约35万人从北京地铁西二旗站经过,这是北京地铁路网内高峰客流量最大、客运组织难度最高的地方。西二旗地铁站综控员赵鑫璐就像车站的大管家,日常突发工作都要兼顾。每年大年三十,当乘客踏上地铁回家,她依然守在岗位上。她说,乘客在回家路上平安无虞,就是她最大的新春愿望。

  万家期待团圆年,然而对于许多城市保障工作者,春节留岗是家常便饭。

  尽管距离家乡衡水只有2.5个小时车程,温莹莹却已经有好几个春节没有回家。“别人过节,我们过关。”在北京环卫集团北京机扫公司工作以来,她对春节留京已经不再意外。

  温莹莹记得第一年留京,她的丈夫和孩子带着回了老家,一个人在北京的家里“感觉很冷”,到了大年三十的早上,她出门便看到垃圾清运师傅在清理小区垃圾,在去天安门的路上,环卫车辆还在作业,那时,她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人了,“还有很多同事在一起守护这个城市。”

  正是每一处基础公共服务支撑起这座超大城市正常运转。“越是重要的节日,越不能离开岗位。”北京电力中心调控中心调度员王泽众工作五年以来,虽然没有一次回家过年,但他不觉得辛苦,通明的万家灯火是陪伴家人的另一种方式。

  每年,北京市民的家长里短、大事小情都涌进一条全天候不断线的热线,这对年轻的接线员李延泽无疑是个考验,她在培训中学会了如何处理各类诉求,更加要求自己耐心倾听、微笑服务。临近春节时,一些市民会拨通12345,向接线员道一声辛苦,这让李延泽倍感温暖。

  今年受疫情影响,北京倡导“就地过年”,为留京人员开展了“暖春行动”。北京外研书店店长付帅介绍,这是书店第一次春节营业,他邀请了负责图书出版的同事春节来店,和读者一起过年,分享做书背后的故事。原本服务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热线的12355如今春节在线,热线志愿者肖琳在腊月二十八晚上就吃上了热腾腾的饺子,接着继续坐在格子间里与那些心声对话。

  这个春节,你可以在很多地方发现志愿者的身影。北京动物园、首钢滑雪大跳台、疫苗接种点……多样的志愿服务给留京大学生过节提供了选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关天洋作为冬奥会储备志愿者,今年没有回家,他给本命年的妈妈买了一件红色毛衣,妈妈寄来了他最爱吃的冻梨。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组织中国学生与留学生“一对一结对子”,中国学生志愿者邀请留学生到自己家中包饺子、写春联,了解中国习俗,感受一个中国普通家庭的年味儿。

贵州雷山县丹江镇党高村杨胜珍与家人连线

  五湖四海的留京人亮相在团北京市委、北京市青联2月9日举办的云上春晚上,他们带来了安徽的黄梅戏、广西的牛肉巴,来自港台的年轻人也介绍了当地的特色小吃。

  晚会中,贵州雷山县丹江镇党高村的杨胜珍和贵州家人连线,这15分钟成了节目里时间最长的一次连线。屏幕那头,镜头一一扫过杨胜珍的父母、儿女和姊妹和家里的新变化。杨胜珍与年迈的婆婆用苗语互相嘱咐着注意身体,女儿憋了一肚子的话,对杨胜珍说了许久,“妈妈你是我们的女超人,我们非常理解你,但是又非常想你”。

  如何计算与家的距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密云医院急诊科医生高巍的工作地点离妈妈的家只有15分钟,但是工作忙到见她的次数寥寥。

  通过视频,外卖小哥常凯把他和山西老家的距离变成了0公里。常凯计划着,大年初一初二要少跑几单,晚上留出时间和家人视频聊天,家人已经寄来做好的排骨丸子,让他们的年夜饭有了同样的味道。

责任编辑:工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