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就业指导 >> 正文

不仅是“考古女孩”,这些学霸选择的专业都不“热”

发稿时间:2020-09-04 09:54:01 作者:叶雨婷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

  9月1日,北京大学迎来了2020级本科新生。不久前,“考古女孩”钟芳蓉的专业选择引起了网络热议。记者在报到现场了解到,如今不少“学霸”在专业选择上都希望遵循初心,不愿被物质条件左右。

  来自湖南省耒阳市正源学校的钟芳蓉也在当天来到北大报到。她在给“敦煌女儿”樊锦诗先生的回信中写道:“樊先生选择了敦煌、选择了坚守,成为‘敦煌的女儿’,也找到了心灵的安顿。我希望能追随您的脚步,去选择北大考古,选择为考古去献身,也希望找到心灵的归处。”

  董思奇在报到现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摄

  毕业于北京二中的董思奇通过强基计划考入了和钟芳蓉一样的考古文博学院。她表示,当自己在网上看到钟芳蓉的新闻时,报了同一志愿的她感到十分羡慕。“我认为我和我周围的同学对考古没有什么偏见。我一直很向往这种既在书斋又在田野的生活,我不是很在意未来生活的物质条件如何。”

  “生命之于我们,意味着不断地将我们自身及所经历的一切转化为光与火。”来自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孙一宁同学选择来北大学习数学。在她眼中,数学是如“光与火”一般的力量,是自然和真理世界的澄澈透明。

  “我不能忘记曾经短暂的竞赛经历带来的一切,那里有追逐梦想的力量,迎难而上的拼劲,更有一个绚丽夺目的数学世界。”孙一宁希望自己能像《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迪米特里,“不求百万财富,只求问题之答案”,在数院里“终日乾乾”,和同学们一起切磋琢磨,在兼容并包的北大从容生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摄

  据了解,北京大学建立了日益完善的学科体系,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基础上鼓励本科生进行跨专业学习,培养交叉学科思维。以元培学院为代表的本科教育改革,在弹性学制、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导师配置、书院制住宿等方面建立起了独特的人才培养体系,得到了越来越多优秀考生的认可。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王淇颖同学最终选择就读于元培学院的中文方向。她说:“‘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北大最初触动我的地方,而元培更是一个自由的国度,交由我去探索的空间,是挑战亦是成长的契机,教会我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同时,元培特色的交叉学科、高质量的通识课,提供了让学生‘胸中怀百家之言’的平台,人类社会前行的车辙,文明跳动的脉搏,文化流转的温度,都在学习中得以窥见。”

责任编辑:工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