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就业

首页 >> 综合资讯 >> 正文

@3亿农民工 促就业有好消息,快查收!

发稿时间:2024-09-26 14:27:00 来源: 工人日报客户端

  9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回应关于就业的热点问题,其中涉及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举措。一起来看——

  进一步健全农民工就业支持体系

  目前,全国农民工约3亿人,其中,外出务工农民工1.9亿人,脱贫人口务工超过3000万人。下一步,将重点四个方面发力:

  完善外出务工机制

  实现出得去、稳得住

  一方面,完善劳务协作机制,提供岗位收集、精准匹配、高效输出全流程服务。另一方面,完善稳岗服务机制,发挥驻外农民工服务站点作用,努力实现稳在当地就业。同时,培育更多有特色的技能劳务品牌,促进更多农民工实现技能就业。

  目前,全国已经形成近500个具有特色的技能劳务品牌,有的品牌带动就业创业人数超过100万人。

  拓宽就近就业渠道

  实现有就业、能增收

  深入挖掘“两重”“两新”创造的就业新空间,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着力提升县域就业容量。同时,充分发挥就业服务站和零工市场作用,搭建更多“企业就近用工、群众就近就业”的服务平台。

  鼓励返乡创业增收

  实现增动力、强活力

  对有返乡创业意愿的农民工,靠前提供创业服务,跟进落实创业政策。目前,人社部正在开展“源来好创业”活动,集中为返乡入乡创业者提供政策落实、展示交流和资源对接服务。

  强化优先就业帮扶

  实现兜底线、防风险

  始终把脱贫人口就业帮扶摆在突出位置,继续实施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做到“四个优先”,即:优先组织外出、优先企业吸纳、优先稳在岗位、优先兜底安置。

  发布会还有哪些和农民工相关的内容?

  促进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持续提升就业服务质量◢

  落实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政策措施,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强化灵活就业人员岗位信息对接,支持劳动者通过线上线下实现多渠道就业。

  同时健全培训措施,支持劳动者就业和提升职业技能。稳步提高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改善劳动者工作和生活条件。

  ◤强化企业用工指导◢

  加强法律政策宣传、用工行政指导和监督,持续推动相关政策措施落地。积极推行新就业形态系列指引指南,引导平台企业及合作企业与劳动者依法订立劳动合同、书面协议,合理确定劳动报酬,科学安排工作时间,公平制定平台劳动规则,不断提高企业依法合规用工水平。

  ◤优化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目前,已在7省市7家头部平台企业,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累计参保900余万人。将继续完善相关政策,扩大试点范围。同时,还要积极畅通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渠道,研究完善相关办法,提升参保和待遇享受的便捷度。

  ◤畅通劳动者纠纷调解渠道◢

  加强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对劳动报酬、休息、职业伤害等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开展一站式联合调解服务。加强部门联合监督检查,及时受理劳动者举报投诉,协调处理有关矛盾纠纷,依法查处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积极培育和挖掘新职业

  『 持续征集发布新职业 』

  今年,生物工程技术人员、口腔卫生技师、工业互联网运维员、会展搭建师、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智能制造系统运维员等19个新职业发布。下一步,将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的布局建设,持续动态调整职业分类体系,每年征集发布一批新职业信息。

  『 加快新职业标准开发 』

  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依托龙头企业、行业组织和院校等开发新职业标准或评价规范。同时,加大新职业基本职业培训包和培训教材开发力度。

  『 促进新职业从业人员能力提升 』

  坚持市场导向、就业导向,广泛开展新职业从业人员培养培训。组织新职业评价机构的征集遴选,有序开展用人单位自主评价和社会化评价。在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积极设置新职业的竞赛项目。

  优化就业公共服务

  ▌完善制度,推进服务均等化

  打破户籍、区域、身份限制,支持城乡劳动者在就业地、求职地享受就业服务。完善企业服务保障制度,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个体经营组织等,提供均等化的招聘用工等就业服务。

  ▌健全体系,提高服务可及性

  持续完善就业公共服务功能,面向各类服务对象,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建好“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打造“15分钟服务圈”,推行“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模式,推动服务资源下沉基层。

  ▌提升能力,推动服务专业化

  实施就业公共服务人员能力提升计划,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服务人员队伍。同时,也进一步发挥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扩大专业化服务供给,促进人力资源有效对接。

  ▌数字赋能,实现服务智慧化

  推动各地持续完善省级集中的就业信息资源库和就业信息平台,推进政策、服务“一网通办”,提高服务效率。建设和用好全国统一的就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推进信息联网发布、数据共享,支持劳动者跨地区享受就业服务。

  (综合来源:新华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