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就业

首页 >> 综合资讯 >> 正文

浙江衢州“15分钟就业圈”让农民就业更灵活

发稿时间:2024-10-22 14:49:00 来源: 杭州日报

  原标题:衢州“15分钟就业圈”让农民就业更灵活

  杭州日报记者 楼蕲 通讯员 杨怡

  这几天,衢州市衢江区大洲镇东岳村村民徐大姐格外高兴。前不久,她在东岳村网格员的帮助下,通过“三民工程·邻里通”小程序中的“招工信息”栏,在“大洲俏娘”共富工坊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衢州曾是劳务输出大市,部分区(县、市)甚至有近一半劳动力常年外出务工。而今,当地农民心中“外出打工吃饱饭”的观念,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近年来,衢州市聚焦农村现实基础和农民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孵化各类乡村微型企业,并针对产业岗位需求精准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利用线上线下等多渠道推送岗位资讯,助力广大农民在“家门口”灵活就业,农民增收成效显著。

  就近孵化 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车线、翻面、整理、再车线……”走进位于开化县大溪边乡的欣杭服装有限公司东山村来料加工点,缝纫机“咔嗒”声此起彼伏,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

  今年41岁的廖小芳说,她女儿现在在县城读高中,周末才回家,她平时闲来无事,就到加工点找了份工作,“月工资在4000元以上,多劳多得”。

  在大溪边乡,像廖小芳这样的灵活就业人员不在少数。近年来,该乡以针织编织为核心,大力发展纺织业来料加工点,促进农民灵活就业,形成原料配送、成品收集、统一销售等多种模式的来料加工式微型产业。

  目前,开化县的各类加工点辐射15个乡镇的126个行政村,加工品类涉及工装、箱包、卡牌、饰品、电子等类别的100多个品种,甚至还设有“来料加工经纪人”;全县从事来料加工的有1万余人,女性占比达93%,其中长期固定从事来料加工的,40岁以上人员占七成左右。

  农民灵活就业,最重要的前提在于有岗位。相对于其他需要大宗用地的产业,劳动密集型的微型产业更容易在乡村落地。同时,这些产业兼具吸纳从业人员数量多、门槛低、时间活等优势。

  位于江山市峡口镇的枫石村,积极推动“村企联姻”。针对村庄发展短板,枫石村谋划项目,整合资金资源,在村内建设物业经济用房——共富楼、钱塘楼,引进“时来枫富”微波炉定时器加工厂,带动周边农户就业。目前,该加工厂在枫石村的加工点共吸纳周边5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带动村民增收100多万元。此外,该企业还在江山其他乡镇布点发展,形成了定时器加工产业联盟,辐射江山市下辖的5个乡镇,共带动农民就业200余人。

  精准培训 人人都有“傍身之技”

  地处衢州西部的常山县,人口仅30多万,却有近5000名农村妇女常年在杭州、温州等地从事家政服务工作。

  近年来,常山县大力打造“常山阿姨”品牌并设立“阿姨办”,通过政企合作举办培训,以数字化、市场化、职业化等为抓手,实施“常山阿姨”提质升级工程,实现人力输出向标准输出、单一培训向职业教育、就业服务向闭环管理转变。

  今年53岁的常山招贤镇象湖村村民郑春香,在杭州做了20多年家政服务工作,也是较早一批参与培训的学员。“我被评选为‘常山县十佳阿姨’,现在月工资加上奖金共有近万元。”郑春香乐呵呵地说。

  衢州市从灵活就业岗位技能需求出发,建立农民专项提升计划,鼓励各地依据自身产业特色,实行精准化、特色化、分类化培训。

  位于衢州市柯城区万田乡的红小播“共富工坊”,便是柯城区创新实施“村播计划”培训,探索“农民当主播、手机变农具、直播成农活、数据为农资”共富新路径的具体举措之一。

  红小播“共富工坊”是一个聚焦宠物产业,集生产、销售、售后于一体的电商直播式工坊,自成立后通过集体出地、农民出力、主播出单、工厂出货的形式,为万田乡16个村增收300万元,带动就业创业5000人。

  截至目前,该工坊已累计培训学员7245人,孵化本土村播达人200多人,推动一批文旅红村、网络红品、乡村红人“出圈”,500名村播年收入超10万元。

  线上线下 供需信息“箭无虚发”

  灵活就业岗位具有较强的季节性、时效性,对岗位和求职者信息的实时精准性要求也更高,一旦信息不对称,极易导致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

  为此,近年来,衢州市在线下端通过送岗上门和推出零工市场,为群众提供求职登记、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同时,建立数字化便民小程序,汇聚灵活就业资讯,不断完善线上端信息服务。

  在江山市凤林镇白沙村的村民广场上,有一个偌大的电子显示屏,上面实时滚动着各类招聘信息,村民在这里即可了解全市的用工需求,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

  在衢江区大洲镇的街道上,时不时会出现一辆由送货面包车改造而成的“民情直通车”,在走村入户的同时,收集记录镇内人员的“一手”求职需求,再对接镇内企业用工需求,打通了企业用工与农民就业间的“最后一公里”。

  衢州市柯城区则依托就业帮扶模块,按辖区内人员就业情况、专业特长分别赋予不同标签,精准推送周边单位岗位招聘信息,让“人找工作”变为“工作找人”。

  如今,衢州市“15分钟灵活就业圈”已初具雏形,让农民在家门口“好就业”“就好业”的梦想蓝图正逐渐绘就。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