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冈近万名农村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 “田螺妈妈岗”助“宝妈”就业顾家两不误
发稿时间:2025-01-10 15:00:00 来源: 中国妇女报
近年来,湖北省黄冈市各级妇联将帮助农村留守妇女和“宝妈”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作为重要工作,不断强化引领、服务、联系职能,积极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帮助妇女参加家政、手工、民宿等技术培训,持续提升创业就业能力。全市累计帮助近万名农村留守妇女和“宝妈”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妇女就业、企业用工、家庭照护的“三赢”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鹏
为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引领妇女创业增收,近年来,湖北省黄冈市各级妇联将帮助农村留守妇女和“宝妈”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作为重要工作,不断强化引领、服务、联系职能,积极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帮助妇女参加家政、手工、民宿等技术培训,持续提升创业就业能力。同时通过开设“宝妈零工驿站”,推行“田螺妈妈岗”,在产业链上建立“姐妹工坊”等形式,帮助妇女灵活就业增收,并先后为各地巾帼创业示范村、巾帼示范基地争取近400万元项目资金。
近年来,全市累计帮助近万名农村留守妇女和“宝妈”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妇女就业、企业用工、家庭照护的“三赢”。
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实现就业增收
蕲春艾灸馆灸疗师周芳从事艾灸行业已有7年。7年前,周芳还是一名留守在家的全职妈妈。为了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在当地妇联的帮助下,她来到艾灸馆学习艾灸技法,经过潜心钻研后成为一名高级艾灸技师、国家非遗“蕲春艾灸疗法”的传承弟子,不仅实现了就业增收,还培养了女性艾灸师300多人,指导和帮助其他留守妇女开设艾灸馆27家,带动了更多妇女就业增收。
蕲艾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蕲春艾灸疗法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作为蕲艾的原产地,近年来,蕲春县积极发展以蕲艾为特色的大健康产业。这一过程中,蕲春县妇联积极作为,把蕲艾作为帮助妇女在家门口就业的突破口,通过多种手段扶助女能人发挥市场主体的辐射带头作用,带动更多女性投身蕲艾种植、就近务工和生产销售,实现就业增收。
在蕲春县妇联的扶持下,蕲春县新时代女性创业就业服务中心挂牌成立,中心锚定妇女再就业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等项目,为全县妇女群众提供家政、月嫂、养老护理、艾灸师等就业技能培训,每年为县内解决200多名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2024年,服务中心着眼于培养集“艾灸+家政”于一体的“艾阿姨”服务队,先后开展“艾阿姨”技能培训4期,输送就业89人。
紧盯育儿妇女重点择业领域,设置灵活就业岗位
罗田县妇联把“田螺妈妈岗”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在全县积极推动方便育儿妇女就业的“田螺妈妈岗”就业服务模式。她们发动全县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尤其是非遗传承、手工加工等小微企业,不断挖掘操作易上手、时间更灵活、场地不受限的“田螺妈妈岗”资源,实行灵活工时制度或灵活报酬支付制度,吸纳因照顾孩子需要灵活上班的妇女就业。大崎镇绒花工作室、玉儿手工坊、平湖社区手工车间等企业均设立了“田螺妈妈岗”示范点,学员可以领取原材料,利用闲余时间编织手工作品,由企业统一回收、统一销售,并支付加工报酬,真正实现就业顾家两不误,也满足了企业的用工需求。
此外,罗田县妇联积极链接资源,为“田螺妈妈岗”企业开展专场招聘、精准送岗服务。通过“专场地毯式”招聘、“带岗直播”线上招聘、“春风送岗”大型招聘等多种方式,为女性求职者精准推送家政、母婴、手工制造等岗位,先后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84场,促成4000余名妇女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针对“田螺妈妈岗”的实际需求,县妇联联合县人社局开展了养老护理、育婴员、艾灸师、电商运营等培训,并帮助设置“田螺妈妈岗”的企业申报“巾帼创业示范基地”“巾帼创业示范村”,为其争取相关资金政策。依托“田螺妈妈岗”建设,妇联还发动企业高规格建设“儿童托管中心”,为职工推出免费的儿童托管服务,并聘请专门的教师辅导作业、提供免费午餐,以此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
下一步,黄冈市妇联将继续加大岗位开发和对接力度,充分整合人社、科经、农业农村、司法局等部门的资源,推动“惠企政策送上门”“服务送上门”“平台资源送上门”,为留守困境妇女、“宝妈”等妇女群体就业创造更加友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