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 实习生 覃伊蕊)在北京市顺义区的一场招聘会上,80余家企业参与提供的1000余个优质岗位,让青年人才与企业面对面交流,实现企业和求职者的精准对接。在北京市朝阳区,多个商圈举办“招聘市集”,将用人单位招聘、“五宜朝阳”展示、就业服务活动和消费市集集合,打通青年求职通道。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近期北京多区举办招聘活动,结合辖区特点为高校毕业生、青年求职者等人群提供就业岗位,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记者从朝阳区了解到,该区于4月26日启动朝阳区第二届就业服务季。此次“就业服务季”还联动了天津、河北、山东、内蒙古、新疆五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九个市(区、县)。
在朝阳区就业服务季主会场之一的东坝万达广场招聘区域,记者看到活动现场设置新质生产力专区、金融专区、跨区域协同专区、学生专区、零工市场专区等特色服务专区。其中学生专区为在京外籍留学生群体提供一系列优质岗位,吸引外籍人才扎根朝阳发展;零工专区通过腾讯“附近的工作”以“地图模式”直观展示岗位分布,为求职者带来“指尖”服务。
服务季期间,朝阳区还将高频次、不间断开展“就业流动服务站”进商圈、社区、校园、夜市、超市、园区等活动,线上开展50场以上的直播带岗活动,预计推送就业岗位不少于10万个。
与高校联动成为链接高校求职者的有效渠道。朝阳区人力社保局介绍,目前朝阳区携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达成合作框架协议,组建国际化人才高校联盟,充分发挥产教优势,为在校来华留学生提供一流就业服务。朝阳区还将联合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高校,从就业服务、就业指导、人才培训、创业孵化等7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打造“政-企-校”人才服务示范标杆。
顺义区也瞄准“人才”推出一系列政策,彰显“引才、重才、育才、留才”的决心。近期,顺义区发布了大学生实习实践活动品牌——青鸟归“潮”学子回归计划,并发布《顺义区支持青年群体就业创业能力提升服务指导手册》,从多个维度为青年人才提供12项服务举措,助力他们在顺义“进得来、留得住、能出彩”。
此外,顺义区向50所重点高校授牌“顺义区驻高校人才联络服务站”,为校地协同培养人才开辟新通道;为首批“青年就业驿站”揭牌,为求职青年提供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