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文化教育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价值
发稿时间:2022-12-15 14:32:00 来源: 中国文化报
近几年来,在高校扩招等诸多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为有效应对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困境,国家大力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国务院《“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提出,要“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创业指导,加大就业实习见习实践组织力度,开展大规模、高质量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要“强化择业就业观念引导,推动高校毕业生积极理性就业”。《教育部关于做好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强调:“各地各高校要把就业教育、就业引导全面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多种形式开展就业育人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打造一批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基地,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从中可以看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要靠相关政策扶持,更重要的是,还要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文化综合素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文化素养的有效培养提升不但有助于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还能端正大学生就业观、人生观和职业观等,从而缓解大学生的就业焦虑。因此,必须重视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文化教育,而思想政治文化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教育中的价值是深层次、多方面、综合性的。
在全面发展中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是:一方面,高校扩招后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大学生质量参差不齐,就业市场竞争压力随之增加;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因而相应地,用人单位在进行人才选聘时的条件也在原有基础上逐年提高,除了要求他们的专业能力达标之外,还会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责任感、人际交流表达能力等诸多非专业素养。面对就业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就业教育只有立足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和促进其全面发展这一目标定位,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文化教育对学生进行就业培训教育,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部分学生的就业焦虑。
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大部分大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文化基础、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健康的体魄,即成长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思想政治文化教育内容广泛,不仅包含基本的思想道德和政治意识形态教育,而且广泛涉及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等丰富的文化理论知识的熏陶。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文化教育能够在大学生就业教育中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一,通过全面扎实的思想政治文化教育实践,能够有效拓宽大学生的文化知识面,增加大学生的基本文化知识储备,为大学生日后工作奠定稳固的文化知识基础;第二,利用思想政治文化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意识形态教育,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成为有底线、有担当、有原则、有追求的青年,从而在就业中获得更多的机会;第三,思想政治文化教育还能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科学教育理念,用以指导当代大学生自觉强健体魄、内外兼修。当下,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愈发重视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政治思想觉悟,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教育如果缺位,将会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一定的隐患。在大学生就业教育中加入思想政治文化教育,能够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促使其以良好的面貌和形象在愈发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赢得先机。
通过塑造正确职业观端正大学生就业心态
正确的职业观和积极上进的就业观有助于大学生理性处理就业过程中产生的情绪、情感和心态问题,而良好的就业观念和心态将会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情感支撑。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当下大学生难免会产生思想精神方面的压力和困惑,因而大学生就业教育不仅要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综合素养以提高其就业竞争力,还必须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心态引导,在精神思想层面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就业问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
一方面,思想政治文化包含了科学的思想理论和丰富的知识文化内涵,以思想政治文化教育为依托进行大学生就业教育指导,能通过思政文化中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比如,思想政治文化教育中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教育能够启发引导大学生全面系统、辩证统一地看待自身就业问题和审视自我价值,树立职业平等观,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循序渐进地进行择业;同时,也有助于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联系,摈弃和远离急功近利、随波逐流的错误就业观和理想价值观。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文化教育能够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就业择业观念。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文化教育还能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工作生活和人生中的挫折、困境,乐观面对客观存在的就业竞争,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就业往往面临竞争,除此之外,在就业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失败,这都是在所难免的。而要让大学生认识到这些挫折困苦都是人生的常态和成长的必经之路,就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文化教育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启发,利用思想政治文化中各种优秀劳动标兵和先进模范艰苦创业、不屈不挠的例子来鼓舞激励和启发影响大学生自觉增强心理素质。
以科学思维方法指导大学生就业实践
当下大学生就业教育不仅要做好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还要以科学有效的思维方法和手段策略指导大学生就业实践。思政文化教育不仅具有精神思想教育和知识文化教育功能,还能够给予大学生科学先进的就业实践策略指导。由于在校大学生普遍与社会大环境接触较少,因而当下大学生就业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还需要灵活掌握应对各种就业工作问题的方法策略,尽快适应社会大环境节奏。这不仅需要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还需要思政文化就业教育给予一定的方法启示。思政文化教育中关于人际交往思维方法、组织管理的科学方法经验、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总结、语言表达和沟通的学问方法、灵活应变能力等多方面的教育教学,能够满足当下用人单位对高素质人才的这方面的大部分能力素质要求,让大学生在就业前及时转变思维观念,尽快适应工作需求。因而大学生就业教育要广泛充分地利用好思政文化教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全面具体的就业方法技能指导。
当下,在大学生就业教育中加强思政文化教育具有多层面的综合现实价值。不仅能够给予大学生科学的就业择业引导和启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方向和人生目标,理性应对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能借助其强大的思想文化教育功能,对大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知识理念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而各大高校应当尽快在思维和实践层面全面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文化教育,充分发挥思政文化教育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引导推动作用。(郑 晓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